海派之源-汇游徐家汇丨阻止地球“流浪”,全靠你我他
海派之源·汇游徐家汇系列 | 每月的最后一个周六,让我们身处徐家汇源的大气场中,与海派文化相识相逢,和经典时尚相依相伴! 本期主题:《从“百年观象”到“流浪地球”》 3月30日(周六),“海派之源·汇游徐家汇”活动在这春暖花开之际,在徐家汇观象台(上海气象博物馆)又与市民游客见面啦。大家相聚在始建于1872年的历史上中国沿海第一座观象台里,与来自徐家汇观象台的中国气象学者李永平老师,共同探讨地球为什么可能要去“流浪”的话题。 活动主讲人:李永平
李永平,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海洋气象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二级),长期从事台风及海洋气象、气候变化等方面科研工作。现担任中国气象学会台风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气象学会热带与海洋气象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地球物理学会理事等职。曾获“全国气象科普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十三五’首批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先进个人”称号。
包月的雨水让人抓狂
2019年给魔都市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持续不断的降雨,也就是大家戏称的“太阳出走”事件了。从上海市中心气象台徐家汇站的天气记录里,我们可以看到,自2018年12月起至2019年2月,这三个月能见到太阳的日子屈指可数,降雨天数较常年偏多16天,是近20年来上海冬季降雨最多的一次,简直是被雨水连续“包月”了。
2018年12月-2019年2月徐家汇站天气记录
地球得了冷热病?
其实,今年不止上海的天气有所异常——
1月的美国中西部遇到了极端寒冷(芝加哥-30℃,为25年来最低)
1月24日澳大利亚遇到了高温(奥古斯塔港49.1℃,打破历史最高纪录)
人们印象中的北冰洋是寒冷的,但它的最高温度曾飙升至30°C
近20年来全球温度明显上升
又是极寒又是破纪录的高温,那地球究竟在变暖还是在变冷呢?虽然有少部分地区有降温的趋势,但我们的地球总体正在经历着以显著变暖为特征的气候变化。
“脱水”的地球最怕火
自1860年有了类似全球温度的仪器记录,相关研究报告显示,在20世纪全球变暖的程度,超过了在过去400~600年中任何一段时间。
而全球变暖导致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造成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变化,陆地水分大量流失,随时会产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现象。这些变化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气象学者们预计,到2050年,中国海平面将可能上升12~30厘米,也有科学家认为如果人类不控制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的话,海平面上升高度甚至可达107厘米。
连升15年的平均气温何时停?
近50年来,中国大部分地区呈增温趋势,其中以北方地区增温最为明显。从徐家汇观象台的记录中,我们不难发现,上海市区百年年平均气温演变也呈现上升趋势,上海的年平均气温已经连续15年高于常年,并从1998年开始增暖幅度进一步加大。
上海市区百年年平均气温增幅演变趋势图
作为徐家汇源景区中最具科技含量的经典地标,徐家汇观象台在我国甚至全球的气象历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记录着146年来上海天空的风云变幻,连续不断地倾听着地球气候变化的脉动,馆内陈列着各年代最时新的科学观测仪器,保存着历年气象观测的完整资料,还有古代至近代全球气候变化趋势的图表,在这里你可以进一步地了解气象知识,增加保护地球环境和减缓气候变化忧患意识。
温馨提示:为阻止全球变暖趋势,1992年联合国专门制订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2015年《巴黎协定》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做到减少使用一次性物品,尽量选择公共交通绿色出行,减少碳排放量。
徐家汇公园
地址:肇嘉浜路889号
开放时间:仅周六开放 10:00、14:00
预约制参观:关注“上海气象博物馆”官方微信,网上预约;详情请至徐家汇源游客中心现场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