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闪耀的大师,都曾在徐汇校园留下求学足迹……
感谢恩师 敬爱的老师,您的谆谆教诲如春风,似瑞雨,永铭我心!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在百年文脉绵延的徐家汇源,从这里走出的教育大师们,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熠熠星光,指引着莘莘学子不断前行。 复旦大学创办者 马相伯(1840-1939) 我国著名教育家马相伯12岁来沪入圣依纳爵公学(现徐汇中学),1874年(同治十三年)调任徐汇公学校长兼教务。马老作为复旦大学的创办者,弟子包括杰出教育家蔡元培、民国高官于右任、邵力子等,堪称国家之光、人类之瑞。 说到徐汇的教育机构,大家都知道前身是南洋公学的交通大学是高校中的佼佼者,若论建校时间,与之相邻的徐汇中学历史更为悠久。 1850年(道光三十年)正式建校,命名为“圣依纳爵公学”,又称徐汇公学,法文为COLLÈGE ST-IGNACE ZI-KA-WEI,1931年改名徐汇中学。我国著名的教育家、爱国老人马相伯早年就曾在此学习及任教。 徐汇公学旧址 地址:虹桥路68号 上海震旦女子文学院外语系教授 杨绛(1911-2016) 1920年,8岁半的杨绛来到上海启明女校上学,并以《我在启明上学》一文记录了这段少女求学的时光,文中写道:“我一到启明,觉得这学校好神气呀……我们教室前的长走廊好长啊,从东头到西头要经过十几间教室呢!”杨绛历任上海震旦女子文学院外语系教授、清华大学西语系教授。 1904年,法国天主教修女马礼创办启明女校,1952年与徐汇女子中学合并改称汇明女子中学,1966年改称上海市第四中学。现四中校园内启明楼建于1917年,属法国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 杨绛的父亲杨荫杭是著名学者,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他一向认为启明教学好,能为学生打好中外文基础,管严,校风正。于是在1920年,8岁半的杨绛来到上海启明女校上学,在此培养了扎实的英文和中文基础。 上海第四中学(原启明女校) 地址:天钥桥路100号 从南洋公学走出来的教育家 黄炎培(1878-1965) 1901年,黄炎培入南洋公学,选读外文科,受教于总教习蔡元培。1903年返乡创办川沙小学堂(现观澜小学),是为川沙地区第一所公立小学校,黄炎培亲自授课,但不拿薪水,完全为尽教育义务。辛亥革命前,黄炎培先后创办和主持广明小学和师范讲习所、浦东中学,开始了终生不渝的教育事业。 国立交通大学的优秀毕业生 钱学森(1911-2009) 1938年7月至1955年8月,钱学森先后任美国加州工学院航空系助教、讲师、副教授,麻省工学院航空系副教授、教授,加州工学院航空系教授和喷气推进中心主任等职。1955年,在毛主席和周总的争取下回到中国,成为一名划时代的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之父,获得中国两弹一星功勋章。 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建南洋公学,为中国近代历史上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大学,是我国最早兼有师范、小学、中学、大学的完整教育体制的学校,南洋公学成立后几经更名,1921年统称交通大学。 蔡元培执教的南洋公学经济特科班中名人辈出,如我国职业教育的先导黄炎培,著名诗人、艺术家、佛学家李叔同,著名诗人、书法家谢无量,任职北京大学校长、唐山交通大学校长、教育部总长的胡仁源等。 上海交通大学 地址:华山路1954号 海派黄杨木雕第一人 徐宝庆(1926-2008) 1933年,徐宝庆进入土山湾孤儿工艺院学习西洋绘画、雕塑和雕刻,将中国传统雕刻与西方雕刻、雕塑、绘画技艺融合在一起,开创了海派黄杨木雕的独特风格。1961年徐宝庆被聘任为上海工艺美术学校黄杨木雕班教师。 1864年(同治三年),上海耶稣会在徐家汇南端土山湾建立土山湾孤儿院,至1960年结束,历时近百年。土山湾是中国西洋画的摇篮,造就了一代代艺术名家,徐悲鸿、刘海粟、任伯年曾于此任教,更培养出享誉中外的雕塑家张充仁、中国第一位水彩大师徐咏青、黄杨木雕大师徐宝庆等名家。 土山湾博物馆 地址:蒲汇塘路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