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游徐家汇丨百年交大,上海的又一座“建筑博物馆”
本期主题《高校翘楚的前世今生》
上世纪三十年代交大校园初具规模
走进华山路上海交大徐汇校区古典优雅的朱红色老校门,映入眼帘的是四块宽阔的草坪,围绕四周的是建成于不同年代风格各异的老房子:中院、上院、老图书馆、体育馆、总办公厅、执信西斋、工程馆、北四楼、哲生馆、文治堂、钱学森图书馆等。
上世纪三十年代交大校园鸟瞰图
现在,让我们来一探校园内那些老建筑吧!
世纪校园里那些有故事的老建筑
中院
中院是交大内最早建的一栋教学楼,建于1898年,1899年建成,现在也是校园内唯一一座19世纪的建筑。
徐汇区武康路原名福开森路,而交大中院就是由教育家福开森(1896年南洋公学即交大前身监院)设计的,并且他还强调要求这栋大楼只能用于教学,许多杰出校友都在这里听过课。
老上院
老上院与外滩遥望的钟楼
中院建成后的第二年1900年,上院落成。当时,站在上院的钟楼,便能够遥望到外滩呢!
交大第一次校运会在中院、上院前空地举办
很可惜,老上院在后来的校园规划中被拆除了,1952年在原址新上院建成。
容闳堂
1930年及1931年,学校先后成立了科学学院与管学院,上院教室愈加不敷使用。上、中院二幢教学楼里的校部行政用房,也该腾出来用作教室或实验室了,于是学校决定建造一幢办公用楼。
容闳堂从建成投入使用起,就一直是学校的行政中枢,从黎照寰校长开始,历届校领导均在此办公。
这里也是校会客厅,许多国内外科学家都造访过这里呢!其中就包括诺贝尔获得者无线电之父马可尼、物学家尼尔斯·玻尔。
老图书馆
老图书馆,建于1918年。老图书馆由毕业班的同学发起,社会各界捐助共同捐资建成。
老图书馆前的大操场
老图书馆前的大操场是学员们十分喜爱的运动场地。
如今,这幢老建筑被称为“校史校友楼”,校友都很喜欢来这里拍结婚照,三楼是交大校史博物馆。
盛宅
盛宅,建于1923年,砖墙木窗,为西式洋房。这里曾作为交大里最早的女生宿舍使用,现为校友之家。
1937年全校女同学在盛宅前的合影
执信西斋
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宿舍(执信西斋)
执信西斋,这是当年交大设施最全最先进的宿舍了~在那个还电话不普及,打电话找人靠弄堂喇叭喊的年代,这里就具备了打直线电话的条件,还可以洗到热水澡呢~
这里可不是新生进校就能入住的噢!只有三、四年级成绩优异的学长,才有资格住进这个最好的宿舍。
体育馆
交大里的这栋体育馆,是高校德智体教育模范的体现,这里可是上海最早有游泳馆的学校呢!
当时,交大新生入校会领到两把钥匙,一把宿舍钥匙,一把体育馆更衣箱钥匙,其他高校的学子可羡慕他们了呢!
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工程馆 钱学森学长在1933年间,在工程馆一楼机械试验室过机械试验噢!快来get同款教学楼吧! 新文治堂 漫步在世纪校园中,通过建筑了解过往。大师留下精神,大楼留下见。 交大女生古今“穿越”对比照 曾获美国摄影协会项的钱学森自拍照 在讲解员娓娓道来的故事中,大家了解到钱学森从小喜欢绘画和摄影,曾拜师学习过绘画。他曾被美国科学与艺术协会吸为会员,摄影作品还曾在美国获过呢! 钱馆中展示的三台钱学森使用过的照相机 也因此,年少时的钱学森周末与好友出去游玩,他总是小伙伴们的摄影担当~大家印象中严谨的大科学家,又多了一个青葱文艺少年的标签。 钱学森镜头下的小伙伴 想了解更多大科学家的小秘密,不妨亲自来钱学森图书馆一探究竟吧! 钱学森图书馆 展馆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华山路1800号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 预约电话:021-62932068 轨道交通:1号线、9号线徐家汇站;10号线、11号线交通大学站
大大科学家也是小小摄影师
公交线路:26、113、138、572、911淮海西路番禺路站;72、806、920、923、926、946路 交通大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