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博
关注微信

登录

用名 *
密码 *
使用合作帐号登录

近期资讯

徐家汇这些曾经的记忆,你都了解吗?


上世纪30年代徐家汇全景图(徐汇区档案馆藏)

 

说起徐家汇,大家一般都会想起土山湾画院、徐家汇藏书楼、徐汇公(中)学、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等。随着时代变迁、社会发展,其中有些依然保存当初的模样,有的则发生了不少变化。今天就和小编一起,回到徐家汇的往昔岁月,看看那些已经淡去的记忆你都知晓吗?


徐家汇往昔岁月

徐镇路老街

徐镇路老街一带在明朝中期尚是一片荒芜,人烟稀少。后来徐光启的高祖徐广文携家迁居上海,至徐光启的孙辈,徐氏宗族开枝散叶,生活在上海及附近各县。


上世纪80年代徐家汇

徐光启子孙躬耕勤业的缘故,这里就渐渐形成了以徐家为主的村落,起初叫徐家厍(shè),后来人口兴旺、商贩聚集,慢慢成了集镇,19世纪上半叶改称徐镇。又因为这里原先是蒲汇塘、肇嘉浜和李漎(cóng)泾三条河流的汇合处,因此人们又将此地称为徐家汇。

徐光启纪念馆

约在1851至1861年,四面八方的商贾聚集徐镇,贸易蒸蒸日上。路两旁开设了米行、铁铺和一些吃食店,为近郊农民、各地生意人赶集、设摊、休息提供便利。由此,集市发展了,那些在此定居的商贩就成了这里的居民。后来,集市买卖日渐热闹,在其北面一条长约30多米,宽四五米,由两排草屋和平房组成的狭弄里,也都摆开了菜担和肉摊。

上世纪20年代初,在原来两排草屋、平房的地块上,改建成长约40米的两层楼房。楼房上面住人,下面开店,并且在各户门前留出一块七八平方米的凹形空地,给菜农设摊,取名叫菜市街,也就是后来的徐镇路老街。

1947年出版的《上海市行号路图录》,青色为徐镇路,红色为菜市街。(上海市档案馆藏)

曾经这里一日三市,市市爆满。每天清晨,天还没亮,近郊的菜农和市区的商贩就肩担手挑着货物从各处赶来,设摊的设摊、批发的批发,加之手挎竹篮赶早市的家庭主妇们,人声喧哗,嘈杂不休;待到天亮,徐镇路和菜市街上的各家各户都卸下门板、打开大门,做好开张准备了。

此刻大小茶馆里人头济济、茶客盈门,正是各处商贩洽谈生意的大好时机,也是孩子们嬉耍游玩的时光。拉洋片、玩杂耍、卖小玩具的也纷纷前来“轧闹猛”。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徐镇路,照片上的同兴菜馆是当时颇有名的饭店

日落后,油灯初上,夜市又开场了。这时各家酒店饭铺纷纷点起灯,有的还有专人在外迎客;早市菜摊的所在地早已被各种熟食、卤味和小吃摊所占满,一盏盏油灯下是一盆盆诱人的风味小食。当时的摊贩中,就出了诸如羊肉阿毛、粢饭福生等小有名气的小吃摊。

上世纪40年代徐家汇徐镇路、华山路和衡山路口商业街市(徐汇区档案馆藏)

菜市街上还有一样堪称昔日沪上佳肴的小吃。每年的四月天前后,就到了田间蚕豆上市时节,旧时上海人称蚕豆叫“青圆豆”或“圆豆节”。蚕豆吃法多种多样,而“酥圆豆”或许最能让老上海人回味。

与现在的熟食工坊不同,那时酥圆豆出自酒店小老板之手。他们家家精于制作,从选豆、剥豆、浸豆、入锅动火到调味,最后上桌都颇有一番讲究。

上世纪90年代徐镇路老街口南侧老街饭店(徐汇区档案馆藏)

老街景况一直延续到上世纪50年代中期,此后徐镇路老街逐渐演化为居民生活区,徐镇路也成了沟通徐家汇华山路到宜山路的繁忙交通要道。随着徐家汇改造规划建设的实施,徐镇路被正式更名虹桥路,徐镇路老街走进了历史。

上世纪90年代徐镇路老街口北侧街市(徐汇区档案馆藏)

江北大世界


上世纪20年代起,徐家汇漕溪北路(旧称“蒲东路”)至土山湾裕德路东侧一带,约2万平方米的空闲场地上,来了一批又一批躲避战祸的百姓。


他们中的许多人为了养家糊口,做起了小买卖:摆小吃摊,卖小百货用品,设小人书摊……还有的则以自己擅长的拿手绝活谋生:唱戏曲,变魔术,演杂耍……这片宽阔的空地上一时热闹了起来。

1947年出版的《上海市行号路图录》,绿色的道路标注为“漕溪北路(蒲东路)”。图上可见附近有大量的空地(上海市档案馆藏)

当时上海在西藏路、延安路口开设了“大世界”游乐场,一时间生意兴隆。这些“做生意”的百姓虽然组织松散,但活动却颇有规律,三天两头总要在此现身。他们大多来自长江以北,所以徐家汇一带的本地人就将此地称为“江北大世界”。

上世纪40年代“江北大世界”街头艺人演出(徐汇区档案馆藏)

在这里游玩最大的好处就是既能尽兴取乐,又非常经济实惠。只要一角钱,看戏、看书、看杂耍;吃饼、吃糕、吃瓜子,应有尽有。由草台班子搭建的帐篷里,演京剧、沪剧、淮剧的各剧种有模有样、腔调不赖,只是演戏服装陈旧了一点,场子布景简陋了一点。

旧时上海马路上的油豆腐细粉担(上海市档案馆藏)

“洋炮楼”


关于徐家汇的记忆,还有一座“洋炮楼”。“洋炮楼”坐落在肇嘉浜西首与蒲汇塘接合处的蒲东路桥东北侧河岸上,它与当时东面衡山路驻扎的法军构成犄角之势,互为呼应。炮楼于1925年夏竣工。占地五六十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两层,高约七米。


徐家汇“洋炮楼”老照片

这个炮楼还修得颇具艺术性,外墙用水泥质地的花纹疙瘩有规则地点缀着,正门门框用的是花岗岩质地的大石板,类似石库门民居样式。炮楼西侧上端刻有“1925年建造”的字样。它比一般的碉堡至少大2倍。四周不仅有枪眼,还有小型炮眼。爬上二楼,只见平台没有顶,边沿有一圈半人多高的护壁。炮楼东侧地面上还有一条高2米、宽2米、长10米的隧道状通道,便于人员进出、运送给养弹药。

上世纪50年代初的徐家汇,图中左下角箭头处的“洋炮楼”已被圈入绿化中

1949年后的数年间,这个炮楼成了该地段交通民警休息、执勤的场所。后来通过环境绿化工程,炮楼被圈进椭圆形的绿化带里,当地人称“鸭蛋花园”。这样又延续了大约40年,逐渐消失在城市的改造进程中。


海派之源

The Cradle of Shanghai-style Culture

关注微博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