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博
关注微信

登录

用名 *
密码 *
使用合作帐号登录

近期资讯

活动回顾 | 听李天纲老师讲述你所未知的“徐家汇源”


8月26日,我们相会在了徐汇中学的崇思楼小礼堂中,聆听历史,感受海派文化的魅力。相信大家已经看过了活动当天的精彩花絮了,有没有感受到现场的热闹又富有文化气息的氛围呢?

上期为大家带来了很多现场照片,而今天则应粉丝们要求,放上李天纲老师关于本次活动的演讲视频~不容错过噢!

 

 请在宽带环境下认真学习(。ì _ í。) ~

 

徐家汇是中国近代新式教育发源地, 是最早的“大学园区”

 {mp4}090601m|300|150|1{/mp4}

 

爱国教育家、大师中的大师:马相伯

 {mp4}090602m|300|150|1{/mp4}

 

徐汇公学鲜明的海派教育特征:中西会通、兼容并包

 {mp4}090603m|300|150|1{/mp4}

 

 

看完视频是不是还有些意犹未尽呢?

李天纲老师对徐家汇的历史如数家珍,演讲引人入胜,

他虽然不是徐家汇的原居民,

却与这里有着很大的缘分……

接下来,

让我们在李老师的文章中,

静静地品一品他与徐家汇的缘。

 

 

 激活“土山湾”

 

2008年6月20日,徐汇区文化局举办“土山湾文化历史讲坛”,在场的新、老上海人居然很少有人知道徐家汇教堂南面500米,还有一个“土山湾”。情急之下,我们就说“土山湾”的“土”,就是“斜土路”的“土”。当年的马路从斜桥通到土山湾,土山湾曾经是何等辉煌的地方!然而,现在的“斜桥”还是一个地名,而“土山湾”在地图上就剩下了这一个“土”字了。危矣!殆乎?

 

最近五年来,我和陈耀王、张伟、李超等学者一起,荣幸地受到徐汇区文化局的邀请,参与筹建土山湾博物馆。土山湾曾经被中外人士公认为“西洋艺术的摇篮”,近代最早的油画、水彩画、雕塑、雕刻、家具、照相、印刷、铸铁工艺、彩色玻璃……都在这里的工艺院中诞生。任伯年、周湘、杭穉英、刘海粟、徐悲鸿、张充仁等艺术家,都在这里偷师学艺,受到土山湾艺术的熏陶而成名。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这里的Studio和“作场”一爿爿地歇业、关门,渐渐地沉寂下去,套用网络用语:它变成了被人遗忘的“僵尸”,濒临消失。筹建土山湾博物馆,要做的工作就是“激活”历史,让“土山湾”在上海市民的意识中苏醒过来,成为城市文化记忆的一部分。

 

我自己是生在虹口,长在吴淞,学在江湾,并不是徐家汇的原居民。成为徐汇区的新居民,那是1997年单位分房以后的事情,而且还在地处偏僻西南块的梅陇地区。我和土山湾的缘分,一是因为1986年起曾在位于徐家汇的研究所工作,土山湾近在咫尺;二是因为研究工作涉及天主教与中西文化交流,土山湾杠在其中,不能回避。区文化局的宋浩杰、陈澄泉先生不畏艰难,平地盖楼,“无中生有”,力主在土山湾孤儿院的原址上建造一个区级博物馆,激活土山湾,造福徐汇区。领导者们有此道义的担当,学者们哪还有理由袖手旁观?于是,我们都放下了不少手上的工作,义无反顾,“下海打捞”和拯救这濒临消失的“土山湾”。

所谓文化,并非天经地义地逼人接受,只有当它活生生地呈现出来,人们才会对它真的感兴趣。我们查考《法华乡志》上有关土山湾的记载,土山湾工艺院门口的蒲汇塘,原来是一直往东走,经过龙华港进入黄浦江。道光十六年(1836年),林则徐担任江苏巡抚的最后一年,为上海疏浚河道,让蒲汇塘在李纵泾、肇嘉浜这里柺了一个弯,从日晖港进入黄浦江。挖出的泥土,推在拐弯处,此地就称为“土山湾”。大约到了1898年工艺院扩建的时候,才把土推移到西面,填了河浜。土山湾的来龙去脉如此神奇,就凭它和林则徐有关,都不应该让它僵死在那里,需要马上“激活”。

2010年5月,土山湾博物馆和上海世博会同时开展。100年前从土山湾工艺院留洋到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的工艺牌楼、名人画像和中华宝塔陈列在馆中。盛况出现了!这里居然和世博会一样,参观人群在蒲汇塘路上排起了长龙。观众中间既有土山湾、徐家汇地区的原居民,也有慕名前来的外区人、外地人、外国人。在土山湾博物馆内的实物、沙盘、模型、图片和场景面前,那曾经存在的150年中西文化融会贯通的历史活过来了!自然而然,“土山湾”的名字,也在人们的心目中活过来了!

 

激活土山湾,附近居民最兴奋,看见老人们眉开眼笑的样子,大家知道这件事情做对了。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区人、外地人、外国人,都对土山湾的历史啧啧称奇,连呼“真是想不到”,“居然是这样”!便对这座有着苦难和光荣历史的城市,多了应有的敬意和尊重。作为一直研究上海文化的学者,作为后来移居徐汇区的居民,我在“激活土山湾”的工作中获得了职业上的乐趣,也分享了大家在一起的认同与自豪,与有荣焉!

本文摘自《我和徐家汇》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海派之源

The Cradle of Shanghai-style Culture

关注微博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