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博
关注微信

登录

用名 *
密码 *
使用合作帐号登录

近期资讯

我和徐家汇丨讲述人:鲍宝堂

汇集才思灼见,感受海尚气场。《我和徐家汇》邀沪上闻人学者、能人巧匠,讲故事、溯根源、话神奇,描绘海派文化之源的美,讲述“我”和徐家汇的故事情缘。

鲍宝堂

1941年5月出生于浙江杭州。高级工程师。1956年进入上海市气象局工作,直至2001年退休。历任气象局观测员、总工助理、局办副主任、学会秘书长等职。参与过三十多部气象影视片的摄制,其中16部在国内外获奖;参与《中国云天》《大气探秘》《中国气象史》《上海气象志》等书籍编著;参与《上海城市雾的科学研究和应用》等项目研究,多次获得科技进步奖。曾获全国科普作家等称号。

我和徐家汇之

风云变幻情不移

作者:鲍宝堂

我1956年从南京气象学校中专毕业,到上海中心气象台(前身为徐家汇观象台)报到的时候才15岁。那时,因家在浙江,于是从工作第一天起就住进气象台集体宿舍,一直到31岁结婚成家才迁出。而从事气象工作则一直到退休,其间足足45年。退休后仍干一些气象史志研究和科普工作,可以说一辈子对气象情有独钟。

我入职时是气象观测员。由于气象观测的特殊性,需要24小时不间断工作,日夜三班制。无论春夏秋冬,无论暴风雪雨,无论狂风雷电,必须经常到户外观测现场,测量气温、风力、雨量等,并一一记录在案,向有关部门通报。记得我刚开始接触气象观测时,就碰上1956年8月1日至3日的强台风袭击上海,极大风速达到34米/秒(12级以上),降雨量达73毫米,强台风将徐家汇天主教堂尖顶重达400公斤的铁十字架吹折倒挂,上海房屋损坏四万多间,死亡十二人,伤两百多人,损失惨重。那天正轮到我值班,为了获得宝贵的台风气象资料,我站在百叶箱扶梯上观测温度,被大风暴雨几次刮倒在地上,又再次爬起来,继续观测,直到取得气温、雨量等数据。

百叶箱、雨量器(计)

观象台之所以坐落在徐家汇有多种原因。自1861年以后,上海连续多年受到大风暴雨侵袭,灾情严重,迫切需要建立正规的气象科学工作机构。当时将观象台建造于徐家汇地区,可以受到法租界当局的保护,有利于来华的西方人获得气象资料。特别是明末阁臣徐光启是上海徐家汇人,也是最早接受西方科学的代表人物,年轻时就结识了郭居静、利玛窦等神父,将西方的科学思想运用到天文、气象、水利、农业的实践之中,去世后葬于上海法华泾和肇嘉浜的汇合处(即现南丹路光启公园内)。

利玛窦与徐光启雕像

1873年2月,天主教江南教区为缅怀徐光启对天主教的贡献,选定徐氏故里遗址——徐家汇肇嘉浜慈云桥畔(今蒲西路221号)动工兴建二层平台的五开间平房,7月建成观象台后即在新址进行气象观测,同时印发气象记录月报表。

1954年的观测场

风云变幻,历经沧桑,多少代仁人志士为气象事业前赴后继。1988-1997年,我在编撰《上海气象志》期间,采访过徐光启第十一代后裔徐林生先生。他在1930年进观象台工作,任职二十多年。其父徐彬文先生,早在1888年6月进徐家汇观象台工作,是该台成立后就职的第一个中国人,任职五十余年。

1910年的徐家汇观象台外观

从1872年徐家汇观象台建立至今已140多年了,尽管历经时代变迁,战争摧残,但一代代气象工作者始终忠于职守,每天坚持24小时工作,气象观测记录从未中断,气象预报也从未中断。现在,140多年的气象资料完整地存放在上海气象档案馆内,其中凝聚了多少代气象工作者的忠诚与心血。

2012年11月12日,徐家汇观象台建立140周年之际,世界气象组织(WMO)秘书长雅罗先生亲至上海向徐家汇观象台颁发了“国际世纪气候站”证书,美国、徳国、法国、意大利、瑞士、荷兰等许多国家的气象机构发来贺电、贺信,可见徐家汇观象台在世界气象机构中的地位之高、影响之大。至今它作为中国唯一的“世纪气候站”,不仅担负着上海乃至华东地区日益繁重的气象观测、预报服务工作,而且作为徐家汇溯源的一部分,接待着一批批的参观者。


海派之源

The Cradle of Shanghai-style Culture

关注微博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