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之源-景区巡礼丨中国第一部情节长片紧追热点,公映后轰动上海滩!
发布时间:

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成立了中国影戏研究社、上海影戏公司以及新亚影片公司后,独立拍摄影片才成为可能。它们以微薄的资金和力量,开始摄制长故事片,这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具有重大转折意义。此前拍摄的短片,包括戏曲片、时事片、教育片、短故事片等,不能在正式电影院单独上映,更不可能与外国影片展开竟争。中国的电影事业要获得生存,获得发展,一定要拿出自己的作品,尤其是长故事片,去赢得观众,占领市场。到20世纪20年代初,拍摄长故事片条件已趋成熟,初步掌握了电影特性的中国电影早期拓荒者们,在上海开始试制中国第一批长故事片。从1921年到1922年间,上海开始摄制的第一批中国长故事片,包括中国影戏研究社摄制的《阎瑞生》(1921年)、上海影戏公司摄制的《海誓》(1922年)、新亚影戏公司摄制的《红粉骷髅》(1922年)等,篇幅都已基本符合现代故事片长度。

1920年6月,上海发生了一起谋财害命的恶性案件。某洋行职员阎瑞生嗜賭如命,把借来的钻戒,典押成钱,购买跑马票,结果输蚀殆尽,无以还债。他在好友朱老五处,看见妓女王莲英,身佩珠光宝气的贵重饰物,顿起谋害之心。他勾结同事吴春芳,诓骗王莲英驾车兜风,夜半在郊外用麻药把王莲英闷倒,复用绳索勒死,劫去财物,抛尸麦田后逃走。事发后,阎瑞生在全国各地四处逃窜躲避。后在徐州火车站被侦探擒获,押回上海被枪决。自案发之日起,上海的报刊对此案作了大量报道,成为轰动一时的社会新闻。上海新舞台的夏月珊、夏月润兄弟深知此事的新闻价值,抓紧时间将此案改编成文明新戏,演出半年之久,场场满座。一些剧团纷起仿效,在上海掀起一股争演的狂潮。这出戏的口碑效应和商业价值,触发了中国影戏研究社的兴趣。他们与商务印书馆影片部商定,拍摄一部长故事片《阎瑞生》,请商务印书馆机要科杨小仲改编剧本,影片部任彭年任导演,照相部技工廖恩寿任电影摄影师。演员由中国影戏研究社的几个洋行买办自己担任。主角阎瑞生由陈寿芝扮演,陈原是阎瑞生的挚友,据说面貌也非常相似。王莲英由妓女出身、后已赎身从良的王彩云扮演。她的丈夫朱某在电影里扮演朱葆三的儿子朱老五。邵鹏是吴春芳生前好友,足球健将,外形粗犷,也在洋行任职,他扮演帮凶吴春生。另一帮凶方日珊,由任彭年兼饰,徐欣夫扮演侦探包打听,顾肯夫反串王莲英母亲。《阎瑞生》的全部制作,以交纳租金的方式,委托商务印书馆影片部完成,而以中国影戏研究社的名义出品。
1921年7月1日,电影《阎瑞生》首次公映于西班牙电影放映商雷玛斯创建的位于静安寺路的夏令配克影戏院(解放后改名为新华电影院)。这是国产片作为独立影片在当时豪华型影院的第一次公开放映。《阎瑞生》放映后,轰动上海滩,成为上海街头巷尾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

《阎瑞生》片长10本。夏令配克影戏园首映时,“租价每日二百金,另需广告杂费亦二百金。事前任邵等莫不惴惴。盖是时中国影戏之能入院卖钱者,实为创见,矧定价如此之品,鲜有不遭失败者。岂料阎瑞生三字之魔力,竟能打破常人之意料,是日未至开映时间,包厢已预订一空,他座亦满,计一日所售,竟达一千三百余元。任等喜出望外,嗣是连映一星期,共赢洋四千余元。自是厥后,中国影视足以获利之影像,始深映入华人之脑。”上海影戏研究社成立于1920年,由邵鹏、陆洁等合资创办,地址在上海南京路与西藏路交界处某一弄堂内。该社是专为投资《阎瑞生》片而设立的,1921年《阎瑞生》摄制完成,即告解散。1921年7月1日《申报》的广告刊载了《阎瑞生》电影,提到“中国人自摄的影片,真正的不可不看”。推波助澜,吸引观众,具有相当的号召力。影片《阎瑞生》并非全部照搬文明戏,而是以文明戏为蓝本,由中国影戏研究社成员集体创作,由杨小仲撰写字幕说明,并署名编剧。编导演皆熟悉案情,特别是陈寿芝等人都与阎瑞生相识,有的还是好友,对其生平事迹,知道得比较详细,有些逸闻轶事,鲜为人知,成为电影创作的宝贵素材。经过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丰富了原来舞台演出的内容,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为影片拍摄成功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影片《阎瑞生》“本事”和“字幕说明”,发表在1921年11月的《电影周刊》上,这是中国长故事片的电影剧作,也是中国最早见诸报端的电影创作文字。影片《阎瑞生》的成功,其一是打破常规。它的演员不是文明戏的演员,而是选用非职业演员来扮演影片中的角色。这些没有演过戏的新人,都是影片中人物的好友或姊妹,他们熟悉角色,演起来惟妙惟肖。其二,男女同台,男女合演,男演男,女演女,这在当时封建势力尚盛,男女授受不亲的情况下,突破这一禁锢,没有强大的勇气,是难以做到的。正因为男女同台合演,使影片中的人物造型和表演,更接近现实生活,更显得逼真可信。其三,较大程度上摆脱了舞台剧模式的影响,大量采用外景,拍摄中运用推、拉、摇、移、特写等多种电影镜头语言,尤其在表演汽车行驶中罪犯车内作案,停车后移尸麦田等场面,充满现代电影气息。影片在拍摄过程中,对场景道具的选择尽可能的接近生活原型,选用真景实物,再现真实环境。许多场景都是在上海实地拍摄的,如百花里、福裕里、王德昌茶叶店、跑马厅、一品香旅社、郊区麦田、松江佘山天主教堂、上海地方检察厅、龙华护军使署等。阎瑞生向大新街飞龙汽车行租借、同王莲英一起兜风的白色跑车,也成为影片中的道具。这一切,对观众来说,既显得真实,又具有吸引力。影片《阎瑞生》在情节的铺排,场面的处理,较以往摄制的影片有所提高。整个剧情发展脉络清楚,前后因果环环相扣,随着情节展开,展示人物性格。

阎瑞生的下场,尽人皆知,大家关心的问题,是他如何一步步走上犯罪道路的。影片在情节的设计上下足功夫,以剥笋売的方法层层推进,渲染犯罪过程,情节紧张曲折,从而为影片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阎瑞生》是中国第一部情节长片,由此任彭年获得“情节片导演”的赞誉。
- TIPS -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30-16:30(16:00停止入场)
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这里先后孕育了联华、电通、新华、昆仑、文华、海燕、天马等电影企业。1949年11月16日,上海电影制片厂在此诞生,成为中国三大电影基地之一;2013年6月,上海电影博物馆在“上影厂”原址落成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