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衡山路:婆娑梧桐树影,抖落百年繁华旧梦
衡山路安静下来了,但是气魄还在。1922年建成时,这条2.3公里长的马路还叫贝当路,转眼间,时光已近百年。
衡山路安静下来了,但是气魄还在。1922年建成时,这条2.3公里长的马路还叫贝当路,转眼间,时光已近百年。
一夜风雨,一地落叶。11月,上海又将迎来最美落叶季。
进口博览会调休模式已开启,徐家汇源景区已“整装待发”,以精神抖擞的景区面貌迎接进口博览会。
溯源海派文化,给你一个更爱上海的由。
徐家汇源景区进口博览会期间开放信息一览
2018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成就了今天的上海,上世纪90年代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从负担沉重的全国“后卫”,一跃变“前锋”,实现大变样。
2008年6月20日,徐汇区文化局举办“土山湾文化历史讲坛”,在场的新老上海人居然很少有人知道徐家汇教堂南面500米,还有一个“土山湾”。
位于徐家汇繁华的中心地段,有一栋5层的欧式小白楼,名为“上海老站”。上海老站并不是“火车站”的旧址,而是一家经营上海二三十年代风味老本帮菜的特色餐厅。这家餐厅的前身,正是老上海颇有名气的徐家汇圣母院。这栋建于1923年的欧式建筑,从远处看,仍然保留了教堂式穹顶,在四周现代都市建筑的映衬下,有种静水流深的从容感。
从《山海经》的幻想到15世纪的地大发现,从纸质地图到互联网电子地图,我们正获得越来越多的前沿信息来了解和认知我们的世界。
早秋的徐家汇源,梧桐依依不舍留存着夏日的绿,虹桥路上车水马龙,临街清水红砖的建筑暖意融融。
The Cradle of Shanghai-style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