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报名】 大家·对话——尽在汇讲坛:海派之源,如何引文化之先?
孕育出海派文化的申城,如今正着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这座城市也正以极大的包容度让多元文化竞相绽放。
孕育出海派文化的申城,如今正着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这座城市也正以极大的包容度让多元文化竞相绽放。
还记得小时候学的古文《核舟记》吗?其中提到在一个“长曾不盈寸”的果核上雕刻了一艘船。几百年过去,本以为这样的技艺早已湮没于历史的尘埃,没想到其实在我们的身边,这样的匠心一直代代相传。土山湾“国色汇萃”新一期,将展出核雕大师曾圣伟的作品,让你再次领略曾在书本上出现过的方寸灵秀。
利奇哽咽地说:“能在这样一个时刻来到中国,真正圆了我的一个梦。今天是我一生中最开心的日子!”倪波路也万分感慨,擦着镜片说:“这不仅仅是我们三个后人的相聚,也是中、意两国文化交流源远流长的见证。”徐承熙的眼眶通红。此景此情,令我们这些在座者终身难忘。
上周六(9月15日),2018上海旅游节开幕当天,徐家汇源景区推出的《玩了一百年,越玩越精彩》汇游徐家汇·上海旅游节特别场活动,在徐家汇藏书楼火热开展,美女大咖严洁琼联袂资深学者孙琴安的现场分享趣味畅谈,引起了市民朋友们的强烈共鸣,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第一位进入徐家汇的西方学者是谁,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个西方“文化人”,却与徐家汇有着不解之缘,他就是利玛窦。
海派文化,是江南文明与西方文明融汇碰撞而产生的文化结晶体,是上海优秀文化的代表。徐汇作为上海海派文化的发源地和主要承载区,处处折射着海派文化的光辉。特别是争创全域旅游以来,“海派文化看徐汇”也成为今年上海旅游节徐汇系列活动的主线。
徐汇公学是近代上海最早按照西方办学模式所创立的学校之一,被誉为“西洋办学第一校”,或被称为“西学东渐第一校”,是天主教在上海开办最早的洋学堂之一,几乎与上海开埠同步,可以说在上海乃至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1953年改为公立学校,更名为上海市徐汇中学。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有幸在徐汇中学任教。这么多年来,徐家汇的寸寸土地、鳞次栉比的建筑似乎已和我的生活融成一片……
上周六(8月25日),在高温与阵雨的夹击下,八月份的汇游徐家汇活动依然如期而至,本次活动在徐汇中学崇思楼小礼堂举行。虽然当日天公不作美,但市民游客们仍如约到场,共同聆听由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沈文忠带来的《百岁老人与城市精神》讲座。
土山湾,中国西洋画的摇篮,造就了一代代艺术名家;土山湾,近代上海海派工艺的源头,创造了中国工艺史上诸多第一;土山湾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先导,开近代上海乃至中国风气之先。
The Cradle of Shanghai-style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