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学森图书馆丨母校情深师恩难忘,大科学家的中学快乐生活了解一下~
钱学森对北京师范大学校附属中学校(以下简称“北师大附中”)充满感情,1955年10月,他从美国返回北京的几天后,就到这所阔别20多年的母校看望老师。对于北师大附中的记忆,用钱学森的话来说:“这是我一辈子忘不了的六年”。<br/><br/>今天,让我们一同来感受钱学森那段难忘的中学时光……
钱学森对北京师范大学校附属中学校(以下简称“北师大附中”)充满感情,1955年10月,他从美国返回北京的几天后,就到这所阔别20多年的母校看望老师。对于北师大附中的记忆,用钱学森的话来说:“这是我一辈子忘不了的六年”。<br/><br/>今天,让我们一同来感受钱学森那段难忘的中学时光……
钱学森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第一次去钱学森家的时候,想象着大科学家家里一定非常气派。然而,踏入钱学森在航天大院的居所,全然是一处非常平常、简朴的民宅。地板走上去还摇摇晃晃、时不时发出吱吱地声响,灰白色的墙上,不少地方墙粉都脱落了。在这样简单的住宅里,却保存着一些陪伴了钱学森几十年的家具与电器。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到钱老家的客厅,聆听那些上了年岁的家具背后的小故事……
中国共有两个钱学森图书馆,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和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这两个图书馆截然不同: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是以钱学森命名的大学图书馆,而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名为图书馆,实为纪念馆,为纪念钱学森而建,它是我们国家第一个国家级的科学家纪念馆
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第四展厅里,通道两侧各有一面由11排、7列书柜构成的巨大书墙,令人震撼,也将钱学森对书的热爱展露无遗。
钱学森图书馆中,竖立着的这枚DF-2A (东风二号甲型),是由当时的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赠予钱学森图书馆的一枚型中近程实体——1966年,我国进行与“两弹结合”试验,使用的就是这款型号的。
“当参加巴拿马环太平洋世界博览会的宾客们来到教育展厅的西北角时,他们比往常逗留了更多的时间。在这里他们发现自己置身于很多中国宝塔的缩小模型群中,在这些模型的周围环绕着大量雕塑、绘画、木制家具、柚木衣柜、樟木盒子、古老的漆器屏风和有一个世纪之久的寺庙的铜锣,这些展品被艺术的摆放着,而且它们工非常精细,在整个展览会都找不到能够与之匹敌的艺术品。”
土山湾,地处徐家汇南端,这一带原来是肇嘉浜和蒲汇塘两条河流的交汇处。1836年,时任江苏巡抚林则徐兴修水利,下令疏浚河道,将淤泥堆积在河湾处,因而得名土山湾。百年时光里,于此创办的土山湾孤儿工艺院,无意间掀开了中国近代文化史上重要的一页。
土山湾工艺场在当时到底有多先进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看看吧!
时间回溯至百余年前的1912,土山湾的能工巧匠便已将西洋的彩绘玻璃工艺应用于讲述“中国故事”。繁复的木刻雕花,绚丽剔透的玻璃柜门,趣味横生的人文典故,尽显中西文化融合的奇妙意境。
土山湾,地处徐家汇南端,这一带原来是肇嘉浜和蒲汇塘两条河流的交汇处,1836年江苏巡抚林则徐兴修水利,下令疏浚河道,将淤泥堆积在河湾处,因而得名土山湾。百年时光里,于此创办的土山湾孤儿工艺院,无意间掀开了中国近代文化史上重要的一页。
The Cradle of Shanghai-style Culture